
永定客家土楼博物馆坐落于永定洪坑民俗文化村内振成楼旁,博物馆是利用村中方型土楼改建而成。
现馆内收藏大量图片及各时期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展品共五大部分,前言、闽粤客家的璀燦明珠、古老神奇的东方城堡、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走向世界的客家土楼等。该馆通过系统、翔实的图片文字介绍,全面解答了永定客家土楼的形成、发展过程,可让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领略客家土楼建筑艺术以及客家奇特的民俗风情,从更深一层了解客家文化内涵的渊源。其中有一幅图片,展示了一本古老的《易经读本》。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居六经之首,源自中国最古老的三皇之首伏羲作八卦,周朝立国前的周文王被商纣王拘于河南安阳时演为64卦并作卦爻辞。如此古老的《易经读本》,可破译客家族的源头,也可体悟客家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
此外,在土楼里的博物馆,笔者还聆听了悠扬悦耳动听的五句板弦曲。演奏者之一是永定湖山乡三来村的李福渊,他手拉二胡、足敲洋弦表演了前所未见的民乐绝活,他的另一民乐绝活是鼻吹唢呐且在肩膀上置满点燃的10来支蜡烛,令人称奇叫绝。客家人的聪 明才智由此可窥一斑。
洪坑还有老八景:榕荫消夏、石砺听泉、平场试马、狮港观鱼、星阁吟诗、笔峰樵唱、双溪映月、龙颈乘风。老八景只闻其名诗情画意已在心头。岁月沧桑时移景异,“老八景”已年近消亡。据说此景将恢复,但复古终究还是建新,“老八景”已成为永远的故事。遗憾之余,倒有了想象的空间,去揣摩自己心中的 “老八景”。诗意与现实虽有距离,然而正是这距离产生了美。